首页 > 旅游小常识最新

淮海工学院体育部,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高分悬赏)!!!

1.“专转本”的学生大4是真的转到淮工本部.校园卡是通用的。

2.不错,很强。我是化学工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我们化学工程学院这几年考研率都是全校第一,今年考上108人(不包括达线不去上的),去年是88人。第二是海洋学院。

本部的学习气氛很浓,文通楼的第五层几乎全被考研的学生占了,图书馆更是人满为患。而且学校很鼓励我们考研,文通楼的考研教室都安装了取暖器。

3.淮海工学院是江苏省委、省*为了加快发展苏北、均衡全省高校布局,于1985年在连云港市创办的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1998年5月、2000年1月、2002年8月,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和发展,淮海工学院已经成为江苏一所有水平、有实力、有特色、有地位的地方高校。学校先后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09年3月,学校顺利通过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评审。

学校目前占地2246亩,固定资产总值8.74亿元,校舍面积50多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6500多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海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东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体育部、大学外语部2个教学部,设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水产养殖学等52个本科专业,专业门类覆盖了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农学、法学、经济学七大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942名。429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正高103人;656位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其中博士142人。60多位教师被*人民大学、*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聘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近几年,有1位教师荣获“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称号;1人荣获江苏省“教学名师”称号;2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0人享受*特殊津贴;14人次被列为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其中1人被列为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8人获得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9人被列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39人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拥有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努力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近年来,学校建成了包括数十门课程在内的数字化精品课程平台;按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思路,积极探索教学考试方法,建成了网上考试平台,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已经部分采用网络考试模式。获得教育部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拥有*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近五年,我校学生共有469人次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 2004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2个全国一等奖,2005年在*机器人大赛上获得二等奖,2008年在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铜奖1个,2009年我校龙舟队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龙舟锦标赛中勇夺500米直道竞速男子组和混合组的冠军。2003年以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225名学生入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和江苏省“村官计划”。1人荣获团中央颁发的“*青年志愿服务金奖”。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6个学科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江苏省第一个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与江苏省海事局共建了江苏省海洋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与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共建了江苏省海水养殖甲壳类种子资源研究中心,省重大科技平台——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也已落户我校。近几年,作为第一主持单位获得*自然科学基金6项、*社科基金和*软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承担“863”项目子课题2个、科技部重大支撑项目子课题1个,在研经费3400余万元。获得*发明专利8项。30项进入实审公开阶段。获得省部级科技奖6项,其中第一主持单位5项。全校教师在《美国化学会志》等国外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2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480篇,CSSCI收录165篇。多年来,学校重视产学研合作,按照“密切联系,及时响应,超前储备,交叉融合”的工作思路,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战略,努力成为企业的“助推器”、农民的“财神爷”、*的“智囊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学校重视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教学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全院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29亿元,单件10万元以上贵重仪器设备126台套,共建海洋考察船1条。拥有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室示范中心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15个。图书馆藏书128万多册,中外文期刊1100余种,有超星数字图书馆、清华大学*学术期刊镜像站、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海洋与核能文献服务项目中心、万方、EBSCO、Elsevier、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系统。

学校积极开展对*流与合作。每年选派数位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美、加、英、新、日等国文教专家来校讲学任教。学校目前已与6所外国高校签署了教育与科研友好合作协议,和澳大利亚佛林德斯大学、英国格莱摩根大学、新西兰维特利亚国立理工学院、俄罗斯陶里亚蒂国立大学、日本关西国际大学、韩国大佛大学等2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为淮海工学院下属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是江苏省首批公有民办高校之一,成立于1998年。学院占地面积近300亩,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各种教学、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是江苏省”园林式单位”、连云港市”城市绿化先进单位”。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与本部在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实行资源共享。有图书馆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馆藏图书丰富;实验楼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设有自动控制、电机与调速、测试技术、网络工程、可编程控制、财经综合等近30个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电工电子、数控技术、经济管理、新闻摄影等训练中心,建有150座语音教学系统和500余台计算机教学、网络教学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学院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国际经济贸易、工业艺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管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专业、日语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测绘工程、光信息科学技术专业、汉语言专业等23个本科专业。在校生3400余人。采取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设置四个书院:海州书院、灜洲书院、郁洲书院、凌州书院。

淮海工学院有没有专科

淮海工学院有大专。

淮海工学院是江苏省委、省*为了加快发展苏北、均衡全省高校布局,于1985年在连云港市创办的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1998年5月、2000年1月、2002年8月,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1993年6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 8月通过原*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学校1999年9月被*教育工会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3年9月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学校”,同年底被省委省*表彰为“文明单位标兵”,2004年3月被全国绿化工作委员会表彰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经过二十多年年建设和发展,淮海工学院已经成为江苏一所有水平、有实力、有特色、有地位的高等学校。

学校目前占地近2000亩,固定资产总值6亿多元,校舍4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5500多人,教职工1500多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海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东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体育部、大学外语部,设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水产养殖学等50个本科专业,专业门类覆盖了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农学、法学、经济学七大学科。

学校拥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现有991名专任教师,331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占33.4%,其中正高102人;497位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占50.2%,其中博士110人。50多位教师被*人民大学、*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聘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近几年,有1位教师荣获“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称号,1位教师被列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位教师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9位教师享受*特殊津贴,23人次被列为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8位教师被列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39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6人获得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70人被列为连云港市“521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选。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努力培养面向地方、面向基层、满足“上手快,后劲足”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成了包括数十门课程在内的数字化精品课程平台;按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思路,积极探索教学考试方法,建成了网上考试平台,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已经部分采用网络考试模式。2001年,“*理论‘三进’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教育部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苏北高校机械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等6项教学成果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GPS定位与导航”被评为*级精品课程,“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水产养殖学”被列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高等数学”等12门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精品)课程。近三年,我院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268项。其中, 2004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2个全国一等奖,在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电脑网络大赛中夺得金奖; 2005年在*机器人大赛上获得二等奖;2006年在江苏省机器人大赛中获得高校组冠军,“百思科技创业团队”在江苏省第四届创业计划大赛获得一等奖。2003年以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建校二十二年来,淮海工学院立足连云港,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向社会输送了两万多名合格的本专科毕业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已经成为*级和省级青年学者,还有的自主创业,成为商海之中的弄潮儿。2003年团中央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2005年江苏团省委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以来,我院共有84位应届毕业生积极响应号召,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西部山川和苏北平原奉献青春,展示风采。1人荣获团中央颁发的2004年度“*青年志愿服务金奖”。

学校鼓励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加强学科建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海洋生物学”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近五年,全院教师在《美国化学会志》等国外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2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90余部;承担在研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8项,其中“紫菜属海藻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等*级项目11项,在研经费近千万元,一百多个科研项目通过鉴定和验收,“智能化水表工程网络系统技术转化应用”等4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大批成果获得连云港市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多年来,学校重视产学研合作,按照“密切联系,及时响应,超前储备,交叉融合”的工作思路,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战略,努力成为企业的“助推器”、农民的“财神爷”、*的“智囊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学校重视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教学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全院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04亿元。“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和基础化学实验室被列为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室示范中心建设点。学校与连云港市科技局共建了“连云港现代设计与制造工程中心”、“连云港海洋生物技术工程中心”。图书馆藏书126万册,中外文期刊1100余种,另有超星数字图书馆,建成了清华大学*学术期刊镜像站、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海洋与核能文献服务项目中心,拥有中外文期刊万方、VIP、EBSCO、Elsevier、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系统,广大师生可以在校园网上快捷地查阅上万种电子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对*流与合作。每年选派数位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美、加、英、新、日等国文教专家来校讲学任教。学校目前已与6所外国高校签署了教育与科研友好合作协议,和澳大利亚佛林德斯大学、英国格莱摩根大学、新西兰维特利亚国立理工学院、俄罗斯陶里亚蒂国立大学、日本关西国际大学、韩国大佛大学等2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21世纪初的人才需要,全院师生正抓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机遇,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挥地处滨海城市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海洋品牌,为实现“两个确保,一个力争”(确保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确保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力争早日建成江苏海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淮海工学院是公办吗

淮海工学院是江苏省委、省*为了加快发展苏北、均衡全省高校布局,于1985年在连云港市创办的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1998年5月、2000年1月、2002年8月,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和发展,淮海工学院已经成为江苏一所有水平、有实力、有特色、有地位的地方高校。学校先后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09年3月,学校顺利通过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评审。2010年4月,正式批准淮海工学院为2008-2015年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编辑本段]办学规模学校目前占地2246亩,固定资产总值9.29亿元,校舍面积52万多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7000多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海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东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体育部、大学外语部2个教学部,设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水产养殖学等52个本科专业,专业门类覆盖了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农学、法学、经济学七大学科。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942名。429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正高116人;656位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其中博士160人。60多位教师被*人民大学、*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聘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近几年,有1位教师荣获“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称号;1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荣获江苏省“教学名师”称号;2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0人享受*特殊津贴;14人次被列为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其中1人被列为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9人获得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10人被列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39人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拥有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 [编辑本段]获得荣誉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努力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近年来,学校建成了包括数十门课程在内的数字化精品课程平台;按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思路,积极探索教学考试方法,建成了网上考试平台,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已经部分采用网络考试模式。获得教育部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拥有*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近五年,我校学生共有469人次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 2004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2个全国一等奖,2005年在*机器人大赛上获得二等奖,2008年在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铜奖1个,2009年我校龙舟队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龙舟锦标赛中勇夺500米直道竞速男子组和混合组的冠军。2003年以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225名学生入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和江苏省“村官计划”。1人荣获团中央颁发的“*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6个学科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江苏省第一个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与江苏省海事局共建了江苏省海洋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与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共建了江苏省海水养殖甲壳类种子资源研究中心,省重大科技平台——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也已落户我校,2009年与共青团江苏省委共建了江苏省村官研究所,与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成立了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并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近几年,作为第一主持单位获得*自然科学基金6项、*社科基金和*软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承担“863”项目子课题2个、科技部重大支撑项目子课题1个,年科研经费突破1000万元。获得*发明专利13项,65项进入实审公开阶段。获得省部级科技奖7项,其中第一主持单位5项。全校教师在《美国化学会志》等国外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2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480篇,CSSCI收录165篇。多年来,学校重视产学研合作,按照“密切联系,及时响应,超前储备,交叉融合”的工作思路,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战略,努力成为企业的“助推器”、农民的“财神爷”、*的“智囊团”、社区的“大管家”、村官计划的“思想库”、港城高校合作的“领头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重视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教学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全院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3亿多元,单件10万元以上贵重仪器设备126台套,共建海洋考察船1条。拥有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室示范中心5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15个。图书馆藏书128万多册,中外文期刊1100余种,有超星数字图书馆、清华大学*学术期刊镜像站、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海洋与核能文献服务项目中心、万方、EBSCO、Elsevier、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系统。 [编辑本段]对外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对*流与合作。每年选派数位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美、加、英、新、日等国文教专家来校讲学任教。学校目前已与6所外国高校签署了教育与科研友好合作协议,和澳大利亚佛林德斯大学、英国格莱摩根大学、新西兰维特利亚国立理工学院、俄罗斯陶里亚蒂国立大学、日本关西国际大学、韩国大佛大学等2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编辑本段]发展前景当前,全校师生正高举科学发展观伟大旗帜,大力实施“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的发展战略,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地处滨海城市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海洋品牌,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为实现“两保一建”(确保通过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验收,力保达到大学设置基本条件,建设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本文链接:http://www.po-te.com/html/879601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