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地产知识干货

福建工程学院教务管理(福建工程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福建工程学院教务管理(福建工程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福建工程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福建工程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福建工程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jwc.fjut.edu*,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福建工程学院简介

福建工程学院坐落于素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学校发端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首开福州近代新式教育之风。1907年开始举办工科教育,开设了铁路、电报两科,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1953年后分立为福建机电学校与福建建筑工程专科学校,两校随时代更迭几易其名,曾于1961年分别更名为福建机电学院和福建建筑工程学院,被誉为福建“建筑业的黄埔军校”、“机电工程师的摇篮”。2000年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与福建*职业大学合并组建福建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福建工程学院。2013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7年被确定为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和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办学120余年来,学校秉承“真、诚、勤、勇”的校训精神,凝练形成“大机电、大土木”学科布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20多万各级各类人才。

学校现有旗山、鳝溪、浦东、铜盘等校区,占地2074.8亩,校舍建筑面积68.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3023.01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13.11万册,电子图书201.63万册,全日制在校生21824人,其中在读硕士研究生662人(含外国留学生),18个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人文学科、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现有4个学术型硕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2个省级高原学科,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工程管理等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建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2个省级应用型培育学科。现有专任教师1230人,其中高级职称616人,*特聘专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等2人,享受**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入选省“*”等各类省级人才项目17人,闽江学者14人,省级教学及科技创新团队14个。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幼堃、两院院士沈志云、*科学院院士孙钧、*工程院院士阮雪榆、刘宝琛、陈清泉、陈一坚、郭孔辉、侯立安、杨永斌等国内外300多位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校坚守“以工为主、区域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打造“工程牌”、“地方牌”、“基层牌”,紧扣福建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以服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业、现代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产业为重点的八大专业集群,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现有*级特色专业3个、*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7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级教学实践平台6个,其中“电子信息与电气技术实验中心”入选*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学、土木工程等6个专业通过住建部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主动聚焦区域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13年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共建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37个。2014年以来,承担*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62项。参与*863重大课题2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和人文社科基金项目82项;主持福建省科研重大(重点)专项56项。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和社会科学成果奖38项,其中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9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得授权专利1002项,其中发明专利357项。

学校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大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高。近五年学生在省级以上的创新创业、学科竞赛*获国际级荣誉121项、*级1618项、省级1657项,如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银奖、*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铜奖等。学校实施“本科生专利提升计划”,资助学生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批专利授权58项。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级立项173项。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跻身“全国普通本科类高校团学创业教育工作指数100强”。在文体艺术方面,学校捧得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校长杯”,校男子篮球队参加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阳光组)曾荣获冠军、亚军,是唯一一支连续五届入围全国八强的球队。毕业生深受欢迎,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初次签约率保持在80%以上,稳居福建省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全球近20多个*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主动服务*“*”战略,与马来西亚、捷克、波兰、泰国等高校建立深入合作。2012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成为**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现有*留学基金委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德国高校的“质量工程”交换项目、马来亚大学交换生项目等国际交流项目。

学校积极服务两岸深度融合发展和闽港澳合作,与*多所大学联合培养学生,引进优秀台籍教师近70人。获批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备案单位。

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历史,不懈的创新追求是福建工程学院开拓进取、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学校坚持以和*的*精神为指导,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建设成为高水平示范性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忘记学校教务系统登录密码,怎么找回

不要着急,可以找回密码。

教务系统密码如果忘记有几种找回方式:

1、学生点击教务系统登录页面下方“找回密码”连接,打开找回密码页面,输入自己的学号和身份证号码即可找回自己的密码。

2、学生也可以持自己的学生证到教务处办理密码清零手续。

3、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一般是学校教务处进行管理,因为学校的管理系统一般都很简单,所以很少会设置密码找回机制。基本都是人工重置密码。

4、如果学生的账号,密码出现问题,可以拿着自己的相关证件(学生证、身份证等)到教务处申请密码重置。

5、如果在假期,可以联系学校辅导员。部分学校会给辅导员一部分重置密码权限。

福建工程学院转专业的问题

第一步先准备转专业,第二步再选择个专业读双学位,依此作为考研方向。

如果拿出复读的精神来拼搏大一基础课(英语和数学),就一定能转专业成功。

转专业*允许,并成为大学教务部门大一第二学期的定期工作。主要是大一最后考试,大一学习的都是基础课,比较通用,不过千万别挂科,只要你不跨批次不跨文理即可。至于难以问题与想去的专业人数有关,总体控制5%。如果想开学时就转,最好早去学校,联系看能否找到愿意和你对换专业的,那样2人到教务处重新注册登记一下,各自报到就可了。现就转专业答复一下: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

(一)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理由充足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充足的理由包括: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多数都用这一条)。

(二)不具备条件者不能申请转专业。

条件包括:1、新生入学未满一年者;2、二年级及以上者;3、各类委培,代培生未经委托单位同意转专业者;4、艺术类、体育类考生,跨文、理科类别转专业者;5、跨高考录取批次转专业者;6、已办理试读手续者;7、曾转专业或转学者;8、专科升入本科者。

(三)转专业申请时间和申办程序:

1、学生转专业每学年集中审批一次,申请时间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

2、教务处于每学年第二学期末,根据转入专业的办学条件,分文、理科向全校公布转入专业的接受名额。

3、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原则上参加选拔后各专业转出人数一般不得超过所在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5%,转入人数不得超过转入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5%。4、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填写《转专业申请表》,由学院审核同意后统一报教务处。

5、经教务处审核通过并办理相关手续后,申请人(不包括满足转专业条件第1、2条者)于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前参加教务处组织的文、理科选拔考试。考试内容:理科为数学、英语。文科为英语,有的大学再加政治,有的加考计算机。到学校自己就知道以往都靠什么课程了。测试成绩按文、理科分别排序,并根据排序的结果由申请人依次挑选自己要求转入的专业。

(四)转专业的学籍管理:

1、学生转入新的专业,原则上按照入学时的年级所适用的学籍管理细则进行管理。

2、学生转入新的专业后,必须完成转入专业的教学计划方可毕业和获得学士学位。主要是大一最后考试。只要你不跨批次和专业即可。只要早作计划就能实现。现就转专业答复一下: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

(一)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理由充足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充足的理由包括: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多数都用这一条)。

(二)不具备条件者不能申请转专业。

条件包括:1、新生入学未满一年者;2、二年级及以上者;3、各类委培,代培生未经委托单位同意转专业者;4、艺术类、体育类考生,跨文、理科类别转专业者;5、跨高考录取批次转专业者;6、已办理试读手续者;7、曾转专业或转学者;8、专科升入本科者。

(三)转专业申请时间和申办程序:

1、学生转专业每学年集中审批一次,申请时间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

2、教务处于每学年第二学期末,根据转入专业的办学条件,分文、理科向全校公布转入专业的接受名额。

3、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原则上参加选拔后各专业转出人数一般不得超过所在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5%,转入人数不得超过转入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5%。4、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填写《转专业申请表》,由学院审核同意后统一报教务处。

5、经教务处审核通过并办理相关手续后,申请人(不包括满足转专业条件第1、2条者)于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前参加教务处组织的文、理科选拔考试。考试内容:理科为数学、英语。文科为英语,有的大学再加政治,有的加考计算机。到学校自己就知道以往都靠什么课程了。测试成绩按文、理科分别排序,并根据排序的结果由申请人依次挑选自己要求转入的专业。

(四)转专业的学籍管理:

1、学生转入新的专业,原则上按照入学时的年级所适用的学籍管理细则进行管理。

2、学生转入新的专业后,必须完成转入专业的教学计划方可毕业和获得学士学位。

本文链接:http://www.po-te.com/html/879630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